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长期针灸有副作用吗

2024.12.05 17:58

长期针灸可能有副作用,如感染、晕针、局部损伤、疲劳、过敏。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风险:

针灸需要刺破皮肤,如果针具消毒不严格,或者施针部位皮肤清洁不到位,就容易引发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能通过针孔进入人体,导致局部感染,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性的感染疾病。

2.晕针现象:

部分人可能会出现晕针情况。这与个体的体质、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在针灸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晕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没有及时处理的情况下。

3.局部损伤:

长期针灸可能会对局部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反复针刺同一部位,可能会损伤肌肉、神经或血管。例如,针刺到神经可能会引起局部的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损伤血管可能导致局部出血、血肿形成,影响局部的正常生理功能。

4.疲劳感:

针灸虽然是一种调理身体的方法,但长期频繁针灸可能会使身体产生疲劳感。人体的气血在不断地被调动和调整,如果过度刺激,身体可能无法及时恢复,从而出现疲倦、乏力等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5.过敏反应:

有些人可能对针灸使用的针具、消毒用品或者穴位贴敷的药物过敏。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影响呼吸、心血管等系统功能,危及生命健康。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由专业的医生操作。施针前确保针具严格消毒,患者要保持放松的心态,避免在过度疲劳、饥饿或饱食后进行针灸。如果有过敏史,要提前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