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胆囊炎内科如何医治

2025.03.05 16:30

急性胆囊炎的内科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感染、缓解症状以及预防并发症。治疗的核心在于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结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并采取禁食、补液等支持治疗措施。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内科治疗通常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手术干预。

在急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至关重要。通常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选择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以覆盖可能的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感染。同时,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可用于缓解剧烈的胆绞痛。对于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可使用止吐药物改善症状。禁食和静脉补液是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禁食可减少胆囊收缩,降低炎症加重风险,而补液则有助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

在急性胆囊炎的内科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高热、黄疸、腹膜炎等严重症状,可能提示胆囊穿孔或胆道梗阻等并发症,需及时评估是否需转为手术治疗。长期使用抗生素需警惕药物副作用,如肠道菌群失调或耐药性增加。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需特别注意控制原发病,避免病情恶化。治疗期间,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饮食,以确保治疗效果并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