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伤口没长好怎么办

2025.04.28 17:44

剖腹产伤口未愈合需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剧烈活动、定期消毒换药、加强营养摄入、及时就医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干燥清洁:剖腹产伤口未愈合时需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拭周围皮肤,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摩擦。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清洁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但需确保透气性。若出现渗液或红肿需立即处理,不可自行涂抹药膏。

2.避免剧烈活动:术后早期过度拉伸或用力可能撕裂伤口,影响愈合。建议卧床休息时采用侧卧位减轻压力,下床活动需缓慢且借助外力支撑。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腹部缓冲,三个月内禁止提重物或高强度运动,防止伤口张力过大。

3.定期消毒换药:使用医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每日消毒伤口1-2次,清除分泌物和结痂。敷料粘连时不可强行撕扯,需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润后轻柔更换。若伤口出现黄色脓液、发热或异味,提示感染可能,需调整消毒方案并联合抗生素治疗。

4.加强营养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是组织修复的关键物质,需增加鱼类、瘦肉、蛋类及新鲜果蔬的摄入。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和叶酸,促进血红蛋白合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血液循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以加速代谢。

5.及时就医复查:术后两周、一个月需返院评估愈合情况,通过超声或血检排除脂肪液化、线头排斥等并发症。若伤口持续渗血、裂开或伴随发热,需立即进行清创缝合或负压引流治疗,延误可能导致深层感染或疤痕增生。

剖腹产伤口愈合不良涉及多重因素,需综合评估个体差异及术后护理规范性。临床观察显示,规范干预后多数患者可在4-6周内恢复,但疤痕体质或代谢异常者需延长随访周期。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异常体征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发展为慢性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