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关节炎属于什么疾病

2025.07.23 08:37

骨关节炎属于退行性关节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软骨损伤性疾病、运动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老年高发慢性病。具体分析如下:

1.退行性关节疾病:骨关节炎的核心特征是关节结构的渐进性退化,尤其以软骨磨损为主要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关节面软骨变薄、碎裂,甚至完全消失,导致骨骼直接摩擦。这种退化过程伴随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进一步影响关节功能。病情发展缓慢但不可逆,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僵硬,后期则出现严重疼痛和变形。

2.慢性炎症性疾病:关节腔内滑膜组织在疾病过程中发生低度炎症反应,释放促炎物质,加剧软骨破坏。炎症并非感染所致,而是机体对关节损伤的异常修复反应。长期炎症导致关节肿胀、积液,并刺激疼痛神经末梢。炎症程度随活动量增加而加重,休息后可能暂时缓解,但无法彻底消除。

3.软骨损伤性疾病:健康的软骨具有缓冲压力、减少摩擦的作用。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代谢失衡,合成修复能力下降,同时分解酶活性增高,最终导致软骨基质流失。受损软骨表面出现裂隙、剥脱,暴露出下方骨质。软骨损伤程度与症状严重性直接相关,且目前医学手段难以实现软骨完全再生。

4.运动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关节作为运动枢纽,其病变直接影响肢体活动能力。患者常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范围缩小、负重时疼痛加剧。晚期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翻或髋关节屈曲挛缩,导致步态异常甚至丧失行走能力。功能障碍程度是评估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5.老年高发慢性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50%。这与关节长期机械负荷累积、修复能力衰退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老年人都会发病,遗传、肥胖等因素可加速病程。早期干预可延缓发展,但无法改变其与老龄化的本质关联。

日常需关注关节保暖,避免过度负重或重复性动作。控制体重可有效减轻膝关节压力。疼痛发作期应减少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活动以防肌肉萎缩。饮食宜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必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