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比较容易得结石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31 08:17

容易得结石的原因主要有饮水过少、饮食结构不合理、代谢异常、泌尿系统梗阻、感染这五项。具体分析如下:

1.饮水过少:饮水过少会导致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物质的浓度升高,这些物质在肾脏内结晶析出,逐渐形成结石。人体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当水分摄入不足时,肾脏对尿液的浓缩功能会使尿液中的成石物质浓度过高。预防结石,应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一般建议每天饮水2000-3000mL,多喝白开水,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

2.饮食结构不合理:如果长期摄入过多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坚果等,或者高嘌呤食物,像动物内脏、海鲜等,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草酸与钙结合易形成草酸钙结石,高嘌呤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尿酸,尿酸过高可形成尿酸结石。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取。

3.代谢异常: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血钙升高,从而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使尿液中钙浓度过高,易于形成结石。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的代谢性疾病,定期检查血钙、磷等相关指标,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4.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系统的梗阻会使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路中潴留,导致成石物质在局部积聚,容易形成结石。例如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尿路梗阻。解除泌尿系统梗阻是预防结石形成的重要措施,针对不同的梗阻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输尿管狭窄可通过手术或放置支架等方法恢复尿路通畅。

5.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时,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坏死组织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同时感染还会改变尿液成分,有利于结石的形成。常见的感染细菌如变形杆菌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促使磷酸铵镁等结石的形成。积极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根据感染的细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泌尿系统清洁。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避免久坐,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对泌尿系统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