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搬运脊髓损伤患者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025.07.23 08:36

搬运脊髓损伤患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脊柱轴线稳定、避免扭转或弯曲动作、使用多人协作平移法、固定颈部与躯干整体移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脊柱轴线稳定:脊髓损伤患者搬运的核心原则是维持脊柱生理曲度不变。搬运前需确认损伤节段,采用硬质担架或脊柱板作为支撑。操作时至少三人配合,一人负责头部固定,其余人员分别托住肩背、腰臀及下肢,确保头颈胸腰处于同一水平线。任何不当外力可能导致椎体错位加重脊髓压迫,引发二次损伤甚至永久性瘫痪。

2.避免扭转或弯曲动作:搬运过程中禁止突然改变患者体位。脊柱在损伤状态下失去肌肉保护,侧弯或旋转会扩大椎管内出血或水肿范围。平移时应将患者视为整体,动作缓慢匀速,尤其注意骨盆与肩部同步移动。若需转向,采用圆木滚动技术,全程保持脊柱中立位。

3.使用多人协作平移法:单人搬运极易造成脊柱受力不均。理想情况下需四至五名操作者,分别控制头颈、肩背、腰髋、膝踝等关键部位。主指挥者统一口令,其余人员同步发力将患者水平抬起,平移至担架后仍保持肢体直线排列。多人协作能分散压力,减少局部椎间盘或韧带承受的剪切力。

4.固定颈部与躯干整体移动:颈椎损伤者需立即佩戴颈托,缺乏器械时可用毛巾卷或软垫固定头颈部。搬运时严禁单独牵引头部,必须将颈部与躯干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胸腰椎损伤患者需在担架上用宽带固定胸腹及大腿,防止运输途中颠簸导致躯干移位。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脊髓损伤可能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搬运前后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高位颈髓损伤者可能出现膈肌麻痹,需备好人工通气设备。发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异常时立即暂停操作,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搬运过程中需根据现场条件灵活调整方案。寒冷环境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热水袋,高温时防止脱水。转运前确认路线畅通,减少颠簸与急刹车。与接收医疗机构提前沟通损伤细节,确保无缝衔接治疗。操作者自身需站稳重心,防止滑倒导致患者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