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路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10.30 07:12

尿路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调整免疫状态、控制基础疾病、局部用药治疗、保持尿路通畅。具体分析如下:

1.抗真菌药物治疗:针对尿路真菌感染,常用抗真菌药物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抑制真菌生长。药物选择需考虑感染真菌种类及患者肝肾功能状态。疗程通常持续2-4周,严重感染需延长治疗时间。用药期间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或过敏反应。部分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需调整用药方案。

2.调整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同步改善免疫状态以增强抗感染能力。营养支持治疗可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但需避免过度免疫抑制。保证充足睡眠与适度活动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定期监测免疫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

3.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或长期使用导尿管是常见诱因。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使血糖达标。导尿管相关感染需评估留置必要性,尽早拔除或更换。其他如尿路梗阻或结石需解除梗阻因素。慢性病患者需维持基础疾病稳定,减少感染复发风险。

4.局部用药治疗:膀胱灌注抗真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灌注前需排空膀胱,药物保留适当时间后排出。该方法适用于部分耐药或复发病例,但可能引起膀胱刺激症状。操作需严格无菌以避免继发感染。联合全身用药可提高治疗效果。

5.保持尿路通畅:增加每日饮水量形成自然尿流冲刷尿道。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残余尿量。避免长时间憋尿导致尿液滞留。存在解剖异常者需考虑手术矫正。定期排尿习惯有助于减少真菌定植机会。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与真菌培养评估疗效。出现发热或腰痛需警惕上尿路感染可能。药物过敏或肝肾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日常注意会阴部清洁,避免过度使用抗菌洗剂。长期卧床者需加强护理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