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情况是感染了乙肝

2025.09.25 16:45

感染乙肝通常指人体被乙型肝炎病毒HBV侵袭,病毒在肝脏内复制并引发炎症反应。是否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肝,取决于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能力。部分感染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病毒仍会长期潜伏并损害肝脏功能。

乙肝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垂直传播或性接触等途径。常见感染场景包括不规范医疗操作如重复使用注射器、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纹身或穿孔工具消毒不彻底等。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慢性感染者则可能经历肝区隐痛、蜘蛛痣等表现,严重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诊断需结合乙肝五项检测,若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则判定为慢性乙肝。

预防乙肝最有效方式是接种疫苗,尤其推荐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日常需避免接触他人血液或体液,不共用可能划伤皮肤的器具。感染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需注意饮酒会加速肝病恶化,慢性患者需严格戒酒。若孕妇携带病毒,需通过正规医疗手段阻断母婴传播。任何疑似暴露于病毒的情况,应在7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