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怎么回事

2025.07.23 08:3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常见原因包括假体位置不当、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术后早期活动不当、髋臼或股骨假体尺寸不匹配、患者自身解剖结构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假体位置不当:手术中假体植入角度偏差,尤其是髋臼杯前倾角或外展角异常,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术中需精确测量并调整假体位置,术后通过影像学确认。

2.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肌肉或韧带因手术创伤或长期磨损出现松弛,无法有效固定关节。加强术后康复训练,针对性锻炼髋周肌群,必要时使用支具辅助稳定。

3.术后早期活动不当:过早进行屈曲、内收或旋转动作,超出假体承受范围。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高风险动作,如跷二郎腿或深蹲。

4.髋臼或股骨假体尺寸不匹配:假体过大或过小导致关节对合不良,增加脱位风险。术前需精确测量骨骼尺寸,选择合适假体,术中反复测试关节活动度。

5.患者自身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或既往创伤导致骨骼畸形,影响假体稳定性。需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必要时进行骨骼重建或定制假体。

人工髋关节术后脱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临床具体分析。预防关键在于术前评估、术中精准操作及术后规范管理。一旦发生脱位,应立即复位并排查原因,避免反复脱位导致假体磨损或周围组织损伤。长期随访和动态调整康复方案对维持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