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治疗心动过速的药有哪些

2025.03.24 17:51

治疗心动过速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和洋地黄类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缓解心动过速。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代表性药物有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还能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但需注意,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因其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2.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脏传导系统的兴奋性,减缓心率和延长房室结不应期。这类药物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常用药物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钙通道阻滞剂还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适用于合并心绞痛的患者。但需警惕低血压和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

3.钠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钠离子内流,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从而控制心动过速。这类药物对室性心动过速效果较好,代表性药物有奎尼丁和利多卡因。钠通道阻滞剂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但需监测心电图,避免诱发新的心律失常。

4.钾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细胞复极时间,降低心脏兴奋性,从而控制心动过速。这类药物对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均有效,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和索他洛尔。钾通道阻滞剂还可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纤维化。

5.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抑制房室结传导,减缓心率和控制心动过速。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伴有心力衰竭的房颤或房扑,代表性药物有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洋地黄类药物还可改善心功能,但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避免洋地黄中毒。

治疗心动过速的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心律失常类型和并发症综合考虑。除药物治疗外,还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等非药物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