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样改善肠内异常发酵

2025.01.11 15:40

改善肠内异常发酵可从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益生菌、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减轻压力这几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摄入易发酵食物如豆类、洋葱等,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异常发酵的机会。同时,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避免某些细菌过度繁殖而导致发酵异常。

2.补充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可以通过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泡菜等,或者补充益生菌制剂。益生菌能够在肠道内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少异常发酵产生的气体等不良影响,增强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3.适度运动: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例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可使肠道肌肉得到锻炼,加速肠道内容物的推进。有助于及时排出肠道内的废物,减少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过久而发生异常发酵的可能性,还能增强身体的整体代谢功能,对肠道健康有益。

4.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肠道健康很重要。每天定时排便,让肠道形成规律的生物钟。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肠道的修复和正常功能的维持。如果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影响肠道的蠕动节律和消化液分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肠内异常发酵。

5.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肠道功能。当压力过大时,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肠内异常发酵。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旅游等方式来减轻压力,使神经系统保持平衡,从而间接改善肠道的内环境,减少异常发酵的发生。

在改善肠内异常发酵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度节食或者暴饮暴食,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同时如果肠内异常发酵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腹痛、腹泻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