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哪些药物不利于控制高血压

2025.03.07 20:04

某些药物不利于控制高血压,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含麻黄碱的感冒药、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以及某些抗抑郁药,具体分析如下:

1.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常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但这些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从而增加血压。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加困难,甚至可能引发心血管事件。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谨慎,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替代药物。

2.含麻黄碱的感冒药:麻黄碱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和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常用于缓解鼻塞和感冒症状。麻黄碱会导致血压升高,对高血压患者尤其不利。高血压患者在感冒时应避免使用含麻黄碱的药物,选择不含该成分的感冒药或其他治疗方法。

3.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炎症和免疫性疾病,但这些药物会引起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会使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诱发其他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4.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已有高血压病史的女性。高血压女性在选择避孕方法时应咨询医生,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药。

5.某些抗抑郁药:某些抗抑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时应选择对血压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以避免血压波动。

除了上述药物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其他可能影响血压的因素,如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合理控制这些因素,结合药物治疗,才能有效管理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