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严重会抽搐吗

2024.09.10 18:14

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抽搐。

当心律失常较为严重时,尤其是引起心脏射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大脑严重缺血、缺氧时,就可能引发抽搐现象。正常情况下,心脏规律地跳动,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其中包括为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但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干扰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使大脑不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短时间的严重缺血缺氧就可能引起脑细胞功能紊乱,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表现,类似于癫痫发作。严重心律失常还可能诱发其他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心力衰竭、休克等,进一步加重身体的损害。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出现抽搐的患者,医生需要仔细评估和排查原因。除了考虑神经系统本身的疾病外,也不能忽视心脏疾病的可能,尤其是存在心律失常病史或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明确抽搐是否与心律失常相关。一旦确诊为心律失常导致的抽搐,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包括纠正心律失常、改善心脏功能等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对大脑和其他器官的损害。同时,患者后续也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管理,以确保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再次发作的风险。心律失常与抽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及时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