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渗出性腹泻

2024.11.19 09:21

渗出性腹泻是指因肠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导致血浆、黏液、脓血等渗出物进入肠腔而引起的腹泻。

渗出性腹泻的产生主要与肠道的炎症反应相关。当肠道受到细菌如痢疾杆菌、病毒如某些肠道病毒、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感染,或者发生非感染性炎症如炎症性肠病中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时,肠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于是血液中的血浆成分、白细胞等渗出到肠腔。同时,肠道黏膜在炎症刺激下会分泌更多的黏液,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感染或炎症情况下,还会出现脓血便。这种含有大量渗出物的肠内容物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并且由于肠道吸收功能也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腹泻。

对于渗出性腹泻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因为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差异很大。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导致的,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其次,在腹泻期间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肠道黏膜受损,饮食上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不利于肠道黏膜的修复。同时,要注意休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身体从疾病中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