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源性休克会导致脉率减慢吗

2024.09.10 18:14

心源性休克可能会导致脉率减慢。

当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机体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此时,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由于心脏射血减少,血压下降,机体为了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会启动一些代偿机制。其中,迷走神经反射可能被激活,这就可能导致脉率减慢。严重的心源性休克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传导系统,造成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等,这也会使脉率减慢。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脉率变化并非是固定单一的。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个体中,脉率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有些患者可能主要表现为脉率增快,这是因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试图通过增加心跳次数来提高心输出量。而且,除了脉率的改变,心源性休克患者还会有血压降低、意识改变、皮肤湿冷、少尿或无尿等多种临床表现。对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及时准确地评估病情,包括监测脉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于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休克状态等,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不良后果的发生。心源性休克与脉率减慢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具体情况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