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什么是上焦热

2025.07.09 08:32

上焦热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理状态,指人体上焦部位心肺所在的胸腔区域出现的热性证候,表现为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这一概念源于中医三焦理论,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焦主司呼吸与气血输布,当外邪侵袭或内在阴阳失衡时,容易引发热邪积聚。

上焦热的形成多与外感风热或体内火旺有关。常见诱因包括气候燥热、饮食辛辣、情绪郁结等。典型症状为面红目赤、口干舌燥、舌苔薄黄,严重时可能出现高热、咯黄痰或鼻衄。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易受热邪侵犯,若热邪未及时清解,可能向下蔓延影响中焦脾胃。诊断时需结合脉象如浮数脉与其他体征,与阴虚火旺、痰热壅肺等证候相鉴别。传统治法以清热宣肺为主,常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配合少商、尺泽等穴位针刺。现代医学中,部分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调理上焦热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如辣椒、羊肉等,适宜食用梨、百合、藕等凉润之品。保持情绪平稳,过度愤怒或焦虑可能加重内热。用药需辨证准确,误用温补类药物可能助热生火。长期反复发作的上焦热需排查是否存在体质偏颇或慢性疾病。夏季高温时节需注意防暑降温,冬季室内燥热环境也可能诱发症状。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咯血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