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疾病会引起高血压吗

2025.07.09 14:15

泌尿系统疾病确实可能引起高血压。肾脏作为泌尿系统核心器官,在血压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当肾脏或尿路出现病变时,常导致继发性高血压,临床称为肾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占所有继发性高血压的5%-10%,其发生机制与肾脏调节水钠平衡、分泌降压物质等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泌尿系统疾病引发高血压的机制多样。肾实质病变如慢性肾炎、多囊肾等会减少肾单位数量,导致钠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肾动脉狭窄则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尿路梗阻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等造成肾盂积水时,肾脏缺血同样会触发血压升高。糖尿病肾病等代谢性疾病还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加速高血压进展。这类高血压通常表现为难治性,常规降压药效果不佳,且多伴随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肾损伤标志。

诊断肾性高血压需结合24小时尿蛋白、肾动脉超声等检查。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解除尿路梗阻、控制肾小球肾炎活动期。ACEI/ARB类降压药兼具肾脏保护作用,但肾动脉狭窄患者需慎用。日常需严格限盐每日<5g,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长期未控制的肾性高血压会形成高血压-肾损伤恶性循环,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尤为重要。对于突发血压升高或年轻高血压患者,应优先排查泌尿系统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