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引起心源性休克吗

2024.09.10 18:14

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可能引起心源性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脏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以满足身体需求的一种病理状态。当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血压下降。此时,机体的重要脏器如大脑、肾脏等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等,最终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心源性休克是一种极其危重的情况,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皮肤湿冷、少尿或无尿等严重表现,死亡率较高。

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心源性休克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心肌梗死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使心脏收缩功能急剧下降;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泵血功能;心脏瓣膜疾病严重到一定程度,阻碍血液正常流动等。这些情况都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脏功能的恶化,促使心源性休克的出现。而且,一旦发生心源性休克,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心力衰竭更加难以纠正,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心源性休克迹象,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