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动脉硬化会引起手抖吗

2024.09.25 09:43

脑动脉硬化可能会引起手抖。

脑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当脑动脉硬化发生后,会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如果病变累及到控制运动的神经区域,如基底节等部位,就可能会出现手抖的症状。脑动脉硬化还可能导致肢体无力、麻木、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手抖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脑动脉硬化患者往往还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也可能间接加重手抖的发生。

手抖并不一定完全由脑动脉硬化引起,还有许多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手抖,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不良反应等。当出现手抖时,不能单纯归因于脑动脉硬化,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伴随症状等因素,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手抖的具体原因。对于脑动脉硬化引起的手抖,治疗主要包括针对脑动脉硬化的治疗,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同时可以根据手抖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果手抖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则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对于手抖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预防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