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损伤怎么回事

2024.10.12 11:00

心肌损伤是指心脏肌肉受到损害,导致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常见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具体分析如下:

1.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脏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损伤。防治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或手术治疗。

2.心肌炎:心肌炎是指心肌及其间质的炎症性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因素引起。针对心肌炎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抗炎治疗等,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3.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肥厚、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肌损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肌损伤的关键,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手段降低血压。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心肌损伤。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心肌损伤风险。

5.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心肌损伤。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使用降脂药物等,有助于降低心肌损伤风险。

预防心肌损伤,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及时治疗相关疾病等。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心肌损伤的认识,有助于降低心肌损伤的发病率。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心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心肌损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