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到了冬天肠胃就不好

2025.03.19 09:49

冬天肠胃不好的原因主要有气温下降导致血液循环减缓、饮食习惯变化、心理因素影响、缺乏运动、肠道菌群失衡。具体分析如下:

1.气温下降导致血液循环减缓:冬天气温降低,人体为了保持核心温度,血液循环往往会向内脏器官集中,四肢的血液供应减少。这种现象会导致肠胃的血液供应不足,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引发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肠道的蠕动减缓,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导致食物发酵、产生气体,造成不适感。寒冷的环境也可能使得肠道的神经反应减弱,进一步影响消化。

2.饮食习惯变化:冬季往往偏爱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抵御寒冷。这些食物虽然能提供更多的热量,但同时也增加了肠胃的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冬天的饮食往往较为单一,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导致纤维素摄入不足,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造成便秘等问题。

3.心理因素影响:冬季日照时间减少,很多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状态。这些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肠胃的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进而引发胃痛、胃胀等症状。冬季节假日较多,聚餐频繁,饮酒、暴饮暴食的现象也增加,进一步加重了肠胃的负担。

4.缺乏运动:冬季寒冷的天气使得的户外活动减少,运动量明显下降。缺乏运动不仅影响了身体的代谢,还会导致肠道的蠕动减缓,增加了便秘的风险。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肠道的功能,帮助消化。冬季应适当增加运动,以维持肠胃的健康。

5.肠道菌群失衡:冬季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导致肠道内有益菌群的减少和有害菌群的增加。肠道菌群的失衡会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肠胃不适、腹泻或便秘等问题。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护肠道的健康,促进消化。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冬季肠胃不适的情况,维护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