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头酸疼怎么办

2025.07.23 08:37

骨头酸疼可通过热敷缓解局部血液循环、适当按摩放松肌肉韧带、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增强骨骼强度、适度运动改善关节灵活性、保证充足休息减少骨骼负荷。具体分析如下:

1.热敷缓解局部血液循环:热敷能扩张血管,促进酸疼部位血液流动,加速代谢废物排出。使用温热毛巾或暖水袋,温度不宜过高,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烫伤,尤其糖尿病患者需谨慎。

2.适当按摩放松肌肉韧带:轻柔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骨骼压力。以指腹或掌心顺时针缓慢按压酸疼区域,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配合活血化瘀的中药油效果更佳,但皮肤破损或炎症时禁用。

3.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增强骨骼强度:日常饮食增加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含钙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钙剂。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或膳食补充,促进钙吸收,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引发中毒。

4.适度运动改善关节灵活性: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肌肉支撑力,减少骨骼磨损。运动前充分热身,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剧烈动作加重酸疼。长期卧床者需逐步恢复活动量。

5.保证充足休息减少骨骼负荷: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劳累,睡眠时选择硬板床,枕头高度适中。重体力劳动者需定时变换体位,必要时使用护具分散压力。

出现骨头酸疼时需及时就医排除严重疾病,避免自行滥用止痛药物。日常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中老年人定期检查骨密度,儿童及孕妇需关注营养均衡。酸疼持续加重或伴随肿胀、发热等症状应尽快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