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怎么样引起盆腔炎

2025.04.22 08:10

盆腔炎主要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手术或医疗操作、个人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细菌感染:盆腔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尤其是来自阴道的细菌上行感染。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多种细菌共存,但当免疫力下降或阴道环境改变时,某些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可能过度繁殖,通过宫颈进入子宫、输卵管和盆腔,引发炎症。细菌性阴道病也可能增加盆腔炎的风险。

2.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是盆腔炎的重要诱因之一。淋病和衣原体感染是两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宫颈后进一步扩散至盆腔,导致炎症。未及时治疗的性传播疾病会显著增加盆腔炎的发病率,且可能引发慢性盆腔疼痛和不孕等严重后果。

3.手术或医疗操作:某些妇科手术或医疗操作可能增加盆腔炎的风险。例如,人工流产、宫内节育器放置、宫腔镜检查等操作可能破坏宫颈和子宫内膜的天然屏障,使细菌更容易进入盆腔。操作过程中若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发盆腔炎。

4.个人卫生不良: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是盆腔炎的重要诱因之一。例如,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频繁冲洗阴道、不勤换内裤等行为可能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性生活前后不注意清洁也可能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生殖道,进而引发盆腔炎。

5.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盆腔炎。长期疲劳、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会削弱身体的防御能力,使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心理压力过大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盆腔炎的发病风险。

盆腔炎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及时治疗性传播疾病、增强免疫力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若出现下腹疼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引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