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4.08.25 07:34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一种由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症,常见病因包括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道解剖异常以及酗酒等。具体分析如下:

1.胆石症:胆石症是导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当胆石从胆囊排出进入胆总管时,可能阻塞胰管开口,导致胰液排泄受阻,从而引发胰腺炎。预防胆石症的发生和发展,如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避免过度摄入胆固醇等,有助于降低胆源性胰腺炎的风险。

2.胆道感染:胆道感染可导致胆道炎症,进而影响胰管的引流,诱发胰腺炎。预防胆道感染,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肠道寄生虫感染,及时治疗胆道疾病,降低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

3.胆道蛔虫:胆道蛔虫感染可导致胆道阻塞,进而引发胰腺炎。预防胆道蛔虫感染,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寄生虫的食品,加强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

4.胆道解剖异常:胆道解剖异常,如胆总管囊肿、胆管狭窄等,可能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诱发胰腺炎。对于胆道解剖异常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腹部B超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胆道疾病,降低胰腺炎的风险。

5.酗酒:长期酗酒可损伤肝脏功能,导致胆汁酸代谢异常,从而增加胆石症的风险。同时,酒精还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诱发胰腺炎。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措施。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预防关键在于积极治疗胆道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酗酒等不良行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胆道解剖异常等问题,也是降低胆源性胰腺炎发生风险的重要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有望降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