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急性期应该怎么治疗

2025.03.24 17:51

心肌炎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和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卧床休息:心肌炎急性期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担,避免剧烈运动。休息时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卧床期间应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波动。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确保患者得到充分休息。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抗病毒药物用于抑制病毒感染,免疫抑制剂可减轻炎症反应,利尿剂有助于缓解心脏负担。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

3.营养支持:心肌炎患者需要均衡营养,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等。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促进心肌修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4.心理疏导:心肌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耐心解答疑问,消除恐惧心理。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专业干预。家属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营造温馨的治疗环境。

5.定期复查:心肌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变化。复查频率根据病情而定,通常为每1-2周一次。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如实向医生汇报症状变化,不得隐瞒病情。复查期间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心肌炎急性期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心内科、感染科、营养科等。治疗过程中应注重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守医嘱,共同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