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产后为什么会便秘

2025.04.14 16:13

产后便秘的原因主要包括激素水平变化、盆底肌肉松弛、饮食结构改变、活动量减少、心理压力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变化:怀孕期间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产后激素水平尚未完全恢复,肠道功能仍处于抑制状态,影响排便。分娩后催产素分泌增加,可能进一步抑制肠道蠕动,加重便秘症状。产后激素的波动还可能影响肠道神经调节,导致排便反射减弱,增加便秘风险。

2.盆底肌肉松弛: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受到牵拉和损伤,导致肌肉张力下降,影响排便时的腹压传导。盆底肌肉松弛还可能影响直肠的支撑功能,导致排便困难。产后盆底肌肉的恢复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容易出现便秘问题。盆底肌肉的损伤可能影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进一步加重便秘。

3.饮食结构改变:产后饮食过于精细,缺乏膳食纤维,导致肠道内容物减少,难以形成足够的粪便体积。同时,水分摄入不足也会导致粪便干硬,增加排便难度。产后哺乳期需要增加营养摄入,但若忽视膳食纤维的补充,容易引发便秘。产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过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也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加重便秘。

4.活动量减少:产后身体虚弱,活动量明显减少,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影响排便。长期卧床或久坐会进一步抑制肠道功能,增加便秘风险。产后恢复期需要适当活动,但部分产妇因担心伤口愈合或身体不适而过度限制活动,导致肠道功能减弱。产后腹部肌肉松弛也会影响腹压的传导,不利于排便。

5.心理压力增加:产后角色转变、育儿压力、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影响自主神经功能,抑制肠道蠕动。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进一步加重便秘症状。产后激素波动也会影响情绪调节,形成恶性循环。产后对排便的恐惧或不适感可能导致刻意抑制排便,加重便秘问题。

产后便秘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适当的饮食调整、适度运动、心理疏导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都是改善产后便秘的重要措施。同时,产妇应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便秘问题长期存在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