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新生儿肠炎一般是怎么引起的

2024.12.03 11:23

新生儿肠炎可由感染、喂养不当、过敏、肠道发育不完善、环境因素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感染是新生儿肠炎常见原因。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通过污染的奶具、乳头或护理人员的手进入新生儿肠道,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损伤肠道黏膜。病毒如轮状病毒,在秋冬季节高发,感染后可引起肠道功能紊乱。真菌如白假丝酵母菌,多在新生儿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发肠炎。预防感染需注意奶具消毒、手卫生等。

2.喂养不当:喂养过量、喂养次数过于频繁或奶粉冲调过浓等都可能引发肠炎。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酶分泌不足,喂养不当易导致消化不良,食物在肠道内发酵、腐败,刺激肠道黏膜。合理喂养,按照奶粉说明冲调,遵循按需喂养原则可减少此类情况。

3.过敏:部分新生儿对牛奶蛋白过敏,母乳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引起过敏。过敏反应可使肠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母乳喂养的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奶粉喂养可选择水解蛋白奶粉。

4.肠道发育不完善:新生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肠炎。随着新生儿成长,肠道功能逐渐完善,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5.环境因素: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卫生条件差等都可能影响新生儿肠道健康。过冷或过热可导致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不良的卫生环境易滋生细菌等病原体。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良好的卫生环境对新生儿肠道健康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状态,包括排便情况、精神状态、食欲等。若发现新生儿有异常表现,如腹泻、呕吐、腹胀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