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反流性胃炎其如何治疗

2025.01.11 15:35

反流性胃炎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饮食调节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整对反流性胃炎的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同时要避免弯腰、穿紧身衣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导致反流加重。适当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但应避免在餐后立即运动。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反流性胃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护剂也不可或缺,像铝碳酸镁,可以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能够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胃底折叠术,通过将胃底部分组织折叠缝合,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从而阻止胃内容物反流。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术后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腹胀等并发症,并且手术适应症需要严格把握,一般适用于存在食管裂孔疝、严重食管炎等情况的患者。

4.中医治疗:中医在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例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理气和胃。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也可辅助治疗。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胃肠功能,如针刺足三里穴,有调节脾胃、和胃降逆的功效。但中医治疗需要找到专业的中医师进行准确的辨证施治。

5.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是反流性胃炎治疗的重要环节。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反流症状。减少食用高糖食物,因为高糖食物可使胃酸分泌增加。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胃肠蠕动。同时,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

反流性胃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腹痛加重、黑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