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颈椎病按摩的作用有哪些

2025.07.23 08:37

颈椎病按摩的作用有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缓解肌肉紧张:颈椎病常伴随颈部及肩背部肌肉僵硬和痉挛,按摩通过手法松解粘连的肌纤维,降低肌肉张力,使过度收缩的肌群得到放松。适度按压可抑制异常兴奋的运动神经元,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缓解因肌肉紧张导致的酸胀感和活动受限。

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手法对皮肤和深层组织的机械刺激能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流动,增加病灶区域的氧气与营养供应。同时促进代谢废物如乳酸消散,减少炎症因子堆积,有助于消除组织水肿,缓解因循环障碍引发的头晕、手麻等症状。

3.减轻神经压迫症状:针对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增生造成的神经根受压,按摩可通过调整软组织力学平衡,间接减轻椎间孔压力。手法操作需避开急性炎症期,适度牵拉可增大椎间隙,缓解神经根粘连,改善上肢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

4.改善关节活动度:颈椎小关节错位或退变会限制颈部旋转、屈伸功能。按摩配合被动运动可松解关节囊挛缩,恢复关节面正常对位。手法作用于颈部肌群能协调肌肉力量平衡,减少异常应力对椎间关节的磨损,逐步恢复生理活动范围。

5.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颈部存在丰富的交感神经节,按摩刺激可通过体表-内脏反射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轻柔手法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因颈椎病引发的失眠、心悸或胃肠功能紊乱,同时促进内啡肽释放以提升痛阈。

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暴力扭转或按压骨性突起部位。急性脊髓压迫、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禁止按摩。操作后可能出现短暂酸胀感,若症状加重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手法力度应以患者耐受为度,配合热敷可增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