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方法

2025.02.06 08:49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肿瘤、血管畸形等病症。该技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精确送至病变血管,从而达到阻断血流、减少出血或缩小肿瘤的目的。

在进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估,包括CT、MRI或血管造影,以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和血供情况。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全身情况评估、过敏史询问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在局麻或全麻下,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沿着血管通路到达目标动脉。随后,通过导管注入栓塞材料,如明胶海绵、聚乙烯醇颗粒或金属圈等,精确地阻断供血血管。整个过程需要实时影像监控,以确保栓塞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术后,患者需要在监护室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在进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首先,术前的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确保对病变的充分了解,以避免误栓或漏栓。其次,术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术后观察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局部情况,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如出血、血肿或神经损伤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特别谨慎,确保其病情稳定。患者在术后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可能的后续治疗方案。通过这些细致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能够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