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饥饿性腹泻怎么办

2025.01.08 13:27

饥饿性腹泻应调整饮食、补充营养、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注意食物选择、适当补充益生菌。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饥饿性腹泻往往是因为进食不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增加进食量是关键,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合理安排饮食。对于婴儿来说,如果是母乳喂养,要增加喂奶的次数和每次喂奶的时长;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可以适当增加奶量。对于成人而言,要保证三餐的量足够,可适当增加主食、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

2.补充营养:除了增加食量,营养的均衡也很重要。要确保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吃肉类、鱼类、豆类等补充蛋白质。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能还需要额外补充一些营养制剂,像儿童的维生素D、钙剂等,以满足身体快速生长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求。

3.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一次性进食过多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所以少食多餐是比较合适的方式。将每日三餐的量合理分配到五餐甚至六餐当中。比如,在两餐之间增加一些小点心或者水果。这样既能保证身体持续获得能量供应,又不会给胃肠造成太大的消化压力,有助于胃肠功能的逐渐恢复。

4.注意食物选择: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有助于缓解饥饿性腹泻。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像小米粥、山药粥这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是很好的选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冰淇淋等。这些食物可能会进一步刺激胃肠道,加重腹泻症状。

5.适当补充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可以通过食用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或者直接补充益生菌制剂。益生菌能够在肠道内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增强肠道的免疫力,从而减轻腹泻症状,促进肠道健康的恢复。

在应对饥饿性腹泻时,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身体在虚弱的状态下,过度劳累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着凉可能会使腹泻加重。如果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发热、呕吐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