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什么病

2025.01.07 17:5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主要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即包围大脑的膜之间的空间。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动脉瘤的破裂或其他血管畸形导致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突发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脑血管的结构异常有关,最常见的原因是脑动脉瘤的破裂。动脉瘤是一种局部血管壁的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膨胀可能会变得脆弱,最终导致破裂。其他因素如高血压、吸烟、家族史等也可能增加发生SAH的风险。临床上,患者在发作时常常会感到如同被打了一拳的剧烈头痛,这种头痛通常是突发的,且伴随有颈部僵硬、光敏感等症状。确诊通常需要通过CT扫描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认出血的存在及其原因。治疗方面,除了对症支持治疗外,针对动脉瘤的手术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

在面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及时就医是至关重要的,任何突发的剧烈头痛都应引起重视,尽早进行检查和诊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次,患者在出院后应定期复查,监测血管的状况,防止复发。同时,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控制血压、戒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都能有效降低再次发生的风险。患者在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