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拉肚子会流血

2025.01.17 17:33

拉肚子流血可能是痔疮、肛裂、肠道炎症、肠道息肉、肠道肿瘤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痔疮: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当拉肚子时,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腹压增大,会对痔疮产生刺激。内痔的黏膜容易破损出血,血液通常附着在大便表面,颜色鲜红。外痔在受到摩擦等刺激时也可能出血,同时可能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

2.肛裂:肛裂多因便秘或腹泻时肛管皮肤被撕裂所致。拉肚子时,粪便反复刺激肛门周围的裂口,导致裂口难以愈合且容易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多为鲜红色血液,常伴有排便时剧烈疼痛,疼痛呈周期性,排便时疼痛加剧,便后数分钟可缓解,随后又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再次疼痛。

3.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炎症疾病。炎症会使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黏膜下血管暴露,容易破裂出血。拉肚子时,肠道蠕动加快,粪便对病变黏膜的摩擦增加,从而导致出血。血液可能与粪便混合,还会伴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不同的炎症疾病可能有不同的伴随症状。

4.肠道息肉:肠道息肉表面的黏膜比较脆弱,拉肚子时肠道蠕动加快,粪便通过肠道时可能会摩擦息肉表面,导致息肉表面的黏膜破损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大,血液可附着在大便表面或者与大便混合,有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腹痛症状,但可能会有腹部不适或者排便习惯改变等情况。

5.肠道肿瘤:肠道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内部血管丰富且结构紊乱,容易破裂出血。拉肚子时,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被打乱,肿瘤受到刺激,更容易引起出血。这种情况下,出血可能是间断性的,血液与大便混合,还可能伴有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

如果出现拉肚子流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在就医前,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道的进一步刺激。同时,要注意观察出血量、血液颜色、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等情况,以便向医生准确描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