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坏死性胰腺炎怎么检查

2025.02.13 07:21

坏死性胰腺炎可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腹部超声、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坏死性胰腺炎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淀粉酶和脂肪酶在胰腺炎发病早期通常会显著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也能反映炎症的程度。还可检测血钙、血糖等指标,低血钙可能与胰腺坏死有关,高血糖可能是由于胰岛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

2.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在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也有一定价值。主要检测尿淀粉酶,在胰腺炎时,尿淀粉酶也会升高,且升高的持续时间可能比血淀粉酶更长。通过检测尿淀粉酶的水平,可以辅助诊断坏死性胰腺炎,并且对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尿液检查还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因为胰腺炎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情况。

3.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在坏死性胰腺炎时,超声可发现胰腺肿大、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等表现。还能观察到胰腺周围是否有积液、囊肿等并发症的形成。腹部超声对胆囊、胆管等与胰腺炎发病相关的器官也能进行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如是否存在胆囊结石、胆管梗阻等情况。

4.CT检查:CT检查对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清晰地显示胰腺实质的坏死范围、程度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在CT图像上,坏死的胰腺组织表现为低密度区域,可以准确判断坏死灶的大小、位置。同时,CT还能发现胰腺周围的渗出、积液、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对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CT检查还可以动态观察病情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多次CT检查来了解胰腺坏死组织的吸收情况等。

5.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检查在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也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胰腺的解剖结构显示更加清晰。对于胰腺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分,MRI有较高的敏感性。并且,MRI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强,能够更好地显示胰腺周围血管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血管并发症,如血管受侵、血栓形成等。同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还可以清晰地显示胆管和胰管的形态,有助于明确病因,如是否存在胆管或胰管的畸形、梗阻等情况。

在进行这些检查时,患者应配合医生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例如血液检查可能需要空腹,腹部超声检查前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等。同时,不同检查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以准确诊断坏死性胰腺炎并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