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总便秘

2025.01.22 14:21

总便秘可能是饮食因素、缺乏运动、不良排便习惯、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因素:如果日常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比如长期吃精细米面、肉类,而很少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就容易导致便秘。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缺乏时粪便干结难以排出。同时,水分摄入不足也会引起便秘,肠道内水分少会使大便干结,不易排出体外。

2.缺乏运动:运动量过少会使肠道蠕动减慢。例如长期久坐不动的上班族,肠道肌肉得不到足够的刺激,蠕动功能就会逐渐减弱。正常情况下,肠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不断向前推进,如果蠕动缓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就会变得干燥、硬结,从而导致便秘。

3.不良排便习惯:长期忽视便意是常见的不良排便习惯。例如有些人因为工作忙碌或者环境因素,有了便意却不及时排便,这样会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敏感性降低。久而久之,排便反射就会减弱,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干结的粪便更难以排出,进而引发便秘。

4.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下,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例如压力过大时,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大脑和肠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脑-肠轴,精神心理因素通过这个轴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使肠道蠕动失调,从而容易导致便秘。

5.疾病影响:一些疾病也会导致便秘。例如肠道疾病中的肠息肉、肠道肿瘤等,可能会阻塞肠道,影响粪便的正常通行。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身体的代谢速度减慢,包括肠道的蠕动也会减慢,从而引起便秘。另外,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会影响神经对肠道肌肉的控制,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出现便秘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及时调节精神心理状态,若怀疑是疾病引起的便秘要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