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积食消化不良怎么治疗

2025.02.11 15:35

积食消化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腹部按摩、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积食消化不良首先要从饮食入手。减少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像蔬菜如西兰花、芹菜、水果如苹果、香蕉、全谷物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同时,要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这样可以让肠胃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消化食物。

2.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对改善积食消化不良有很大帮助。运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加快食物在胃肠道中的消化和排空。例如散步,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饭后半小时后散步,每次30分钟左右,可以刺激肠胃蠕动。慢跑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肠胃的消化能力,但要注意避免饭后立即慢跑,以免引起不适。瑜伽中的一些扭转动作,如脊柱扭转式,能按摩腹部器官,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3.腹部按摩:腹部按摩是缓解积食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这种按摩方式可以按照肠道的蠕动方向,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食物。每天可以进行2-3次,每次按摩5-10分钟。按摩还能刺激腹部的穴位,如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此穴位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4.药物治疗:在积食消化不良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健胃消食片,含有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等成分,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能促进食物消化。多酶片也是常用药,其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酶、胃蛋白酶等,可以补充人体消化酶的不足,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如果是因为胃酸分泌不足导致的消化不良,可以使用稀盐酸等药物来增加胃酸分泌,提高消化能力,但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中医调理:中医在治疗积食消化不良方面有独特的方法。例如中药方剂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等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的功效,可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等症状。中医的针灸、推拿等疗法也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针灸可以刺激足三里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针刺或艾灸此穴位能调节胃肠功能。推拿中的补脾经、清胃经等手法,对改善小儿积食消化不良效果显著。

在治疗积食消化不良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胃肠的修复和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腹痛、呕吐、发热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