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眩晕综合征怎么治疗

2025.09.11 19:33

眩晕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法复位、前庭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眩晕急性期可选用抑制前庭神经活动的药物缓解症状,如抗组胺药、钙离子拮抗剂等,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与疗程。针对伴随的恶心呕吐可辅以止吐药,合并焦虑时谨慎使用镇静类药物。长期用药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依赖性。

2.手法复位:适用于耳石症引起的眩晕,通过特定头部位置变动使脱落耳石归位。操作需由专业人员完成,避免强行复位导致颈部损伤。复位后需保持头部直立48小时,部分患者可能需重复操作。

3.前庭康复训练:通过平衡操、眼球运动训练等增强前庭代偿功能,适合慢性眩晕或前庭功能低下者。训练需循序渐进,初期可能出现症状加重,持续4-6周可改善平衡能力。训练方案需个体化调整。

4.心理干预:长期眩晕易引发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错误认知,减轻对症状的恐惧感。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有助于降低自主神经兴奋性。严重心理障碍需联合精神科治疗。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快速转头、弯腰等诱发动作,睡眠时垫高床头。限制咖啡因、酒精摄入,控制盐分以减轻内耳水肿。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可增强整体机能,建议选择太极拳等低风险活动。

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防止跌倒,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记录眩晕发作时间与诱因有助于诊疗。若伴随剧烈头痛、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排除脑血管病变。定期复查前庭功能与听力,治疗期间保持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