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衄用什么中药治疗

2025.10.20 17:58

鼻衄可用白茅根、侧柏叶、黄芩、生地黄、仙鹤草。具体分析如下:

1.白茅根:白茅根性寒味甘,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鼻衄多因血热妄行所致,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使血热得平而止血。鲜品捣汁服用效果更佳,亦可配伍其他凉血药增强疗效。

2.侧柏叶: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长于收敛止血。其炭制品止血作用更强,适用于血热或虚寒导致的鼻衄。可单用研末吹鼻,或与生地、艾叶同煎,既能止血又可防止血瘀。

3.黄芩:黄芩苦寒,主入肺胆脾胃经,善清上焦实火。肺热上攻引发鼻衄时,黄芩能泻火解毒,配合桑白皮、栀子等可降肺火,减少鼻腔黏膜充血。脾胃虚寒者慎用。

4.生地黄:生地黄甘寒质润,归心肝肾经,滋阴凉血功效显著。阴虚火旺所致鼻衄,生地能滋养阴液、清降虚火,常与玄参、麦冬同用。鲜地黄汁对急性出血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5.仙鹤草:仙鹤草苦涩平,归肺肝脾经,为补虚止血要药。久病体弱或气虚不摄血引起的鼻衄,仙鹤草既能止血又能补益气血,可配黄芪、当归调理体质。

使用中药需辨证施治,避免寒凉药物损伤脾胃。出血量大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孕妇及儿童用药须谨慎。外治时可配合冷敷前额,保持鼻腔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