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危害有什么

2025.07.09 08:52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可能导致术后出血、感染风险增加、鼻腔反流或语音改变、术后疼痛影响进食、免疫功能暂时性降低。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出血:手术区域血管丰富,切除后创面可能因凝血不良或外力刺激引发出血,严重时需二次处理。术后24小时内及脱痂期约7-10天为高发时段,需密切观察咽部渗血情况。

2.感染风险增加:黏膜屏障破坏后细菌易侵入创面,引发局部红肿、化脓或发热。术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因食物残渣滞留加重感染。

3.鼻腔反流或语音改变:腺样体切除后软腭与咽壁闭合可能暂时失调,导致饮水呛咳或开放性鼻音,多数患者1-3个月可代偿恢复,少数需语言训练改善。

4.术后疼痛影响进食:创面神经暴露引发吞咽痛,儿童可能因拒食导致脱水。冷流质饮食、镇痛药物可缓解症状,通常3-5天疼痛逐渐减轻。

5.免疫功能暂时性降低: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参与早期病原防御,切除后短期内呼吸道感染概率略增,但其他淋巴组织会逐步代偿,长期影响较小。

术后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硬质食物,定期复查以监测创面愈合情况。出现持续高热、大量出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