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供血不足如何预防和治疗

2025.09.11 17:28

脑供血不足的预防和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干预及病因管理。早期识别症状并采取科学措施,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脑缺血风险。

预防脑供血不足需从控制危险因素入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常见诱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至关重要。饮食上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及全谷物比例,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促进血液循环,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戒烟限酒可减少血管损伤,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低头。对于颈椎病患者,需注意颈部姿势,避免压迫血管。

治疗方面需根据病因制定方案。药物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改善血流,或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若存在颈动脉狭窄,可能需手术或支架治疗。中医调理如针灸、活血化瘀药物也可辅助改善症状。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溶栓或取栓时机。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转头,以防诱发眩晕。寒冷天气需保暖,避免血管收缩。情绪波动可能加重症状,保持心态平和很关键。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或脑血流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肢体无力,需警惕脑梗可能,务必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