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是咖啡色是怎么回事

2024.10.21 14:12

尿呈咖啡色可能是由于血尿、肝脏疾病、蚕豆病、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某些药物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血尿: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当出血量较少且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较长时,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出来,尿液可呈现为咖啡色。其病因多样,如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划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刺激尿路组织,使黏膜充血、破损出血;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管丰富,容易破裂出血。患者需要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可导致肝功能受损。肝脏在胆红素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同时,肝脏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容易引起出血倾向。当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并且有少量血液混入尿液时,尿液可呈现咖啡色。患者应进行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相关检查,针对具体的肝脏疾病进行治疗,如抗病毒、保肝等治疗措施。

3.蚕豆病: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当患者食用蚕豆或接触某些氧化性物质后,红细胞膜容易被氧化破坏,发生溶血反应。大量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经过肾脏滤过进入尿液,使尿液呈现咖啡色。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蚕豆及接触相关氧化性物质,急性发作时需就医,根据病情进行输血、补液等治疗。

4.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剧烈运动、挤压伤、某些药物或毒物中毒等。肌肉细胞受损破裂后,细胞内的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入血,肌红蛋白经过肾脏排泄,可堵塞肾小管,同时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当肌红蛋白出现在尿液中时,可使尿液呈现咖啡色。患者需要立即停止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因素,大量补液以促进肌红蛋白的排泄,同时进行肾功能监测,必要时进行透析等治疗。

5.某些药物影响: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使其呈现咖啡色。例如,呋喃妥因、甲硝唑等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其代谢产物可能改变尿液的颜色。通常在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后,尿液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停药后尿液颜色仍未恢复正常,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如果发现尿液呈咖啡色,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