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月经流血是哪个地方

2024.08.22 16:29

月经流血是从子宫内膜脱落经阴道流出。

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的子宫出血,称为月经。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增生、分泌和脱落等变化。在每个月经周期中,随着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子宫内膜会逐渐增厚,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受孕,卵巢分泌的激素水平会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功能层就会发生缺血、坏死、脱落,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经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流血的过程。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故月经血不凝,只有出血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血凝块。正常的月经具有周期性及自限性,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相邻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至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为经期,一般为2至8日,平均4至6日。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20至6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了解月经流血的机制和特点,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月经出现异常,如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等,可能提示存在妇科疾病或内分泌紊乱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女性在月经期间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以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