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什么病

2024.12.02 15:59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皮肤血管炎性疾病。

荨麻疹性血管炎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特点。的皮疹外观类似荨麻疹,表现为风团样的皮疹,但与普通荨麻疹不同的是,其风团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24小时,甚至数天不消退。而且皮疹消退后可能会遗留有色素沉着。患者还可能伴有瘙痒、烧灼感或者疼痛等不适症状。在发病机制方面,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自身免疫反应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种疾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感染,像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细菌感染等都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进而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炎症的发生。

从疾病的影响来看,荨麻疹性血管炎除了皮肤症状外,还可能累及其他系统。可能影响关节,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类似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肾脏也可能被累及,出现蛋白尿、血尿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影响肾脏功能。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在诊断方面,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实验室检查中,血沉可能增快,补体水平可能降低,皮肤病理检查对于确诊有重要意义,病理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特征。在治疗上,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炎症反应,对于病情较重或者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