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秘患者正确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024.11.19 09:21

便秘患者正确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排便情况的综合评估。

从排便频率来看,如果每周排便少于3次,就可能存在便秘情况。同时,排便时的感受也很关键,比如排便费力,每次排便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需要借助手法辅助排便,如按压腹部等。粪便的性状也是重要依据,干结、坚硬的粪便通常提示便秘,有时粪便呈羊粪状,一颗一颗的。另外,排便不尽感也是一个特征,患者在排便后仍感觉肠道内有未排净的粪便。除了这些直接的排便相关症状,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一些可能导致便秘的基础疾病或因素,例如否长期服用某些可能引起便秘的药物如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滞剂等,是否有肠道疾病史如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等,是否存在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患者的生活方式,像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运动量不足、饮水过少等情况。

在诊断便秘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不能仅凭单一症状就判定为便秘,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偶尔一次排便间隔时间长可能是由于特殊的饮食或临时的生活改变引起的,不一定就是便秘。而且,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便秘症状时更要谨慎评估,因为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一个表现,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直肠指检、肠镜等,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