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息肉怎么检查出来

2025.10.20 17:58

鼻息肉通过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灰白色肿物、鼻内窥镜检查能清晰观察息肉位置及范围、鼻窦CT扫描可显示鼻腔鼻窦病变程度、过敏原检测辅助判断是否与过敏相关、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具体分析如下:

1.前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灰白色肿物:前鼻镜是基础检查工具,医生借助额镜光源直接观察鼻腔。鼻息肉典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腔内半透明或灰白色肿物,表面光滑,触之柔软,可移动。多发于中鼻道或嗅裂区,严重者息肉可突出前鼻孔或坠入鼻咽部。检查时需注意与鼻甲肥大、肿瘤等鉴别。

2.鼻内窥镜检查能清晰观察息肉位置及范围:鼻内窥镜具有放大和照明功能,可深入鼻腔狭窄区域。检查时能明确息肉起源部位如筛窦、上颌窦开口,评估是否伴发鼻窦炎。内窥镜下息肉呈水肿样,血管分布少,基底多位于中鼻甲或钩突附近。该检查对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3.鼻窦CT扫描可显示鼻腔鼻窦病变程度:CT能清晰显示软组织与骨结构的关系。鼻息肉在CT中表现为鼻腔或鼻窦内低密度影,伴鼻窦黏膜增厚或窦腔浑浊。冠状位扫描可观察中鼻道阻塞情况,轴位有助于判断息肉是否侵入蝶窦或额窦。CT分级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4.过敏原检测辅助判断是否与过敏相关:部分鼻息肉患者存在过敏体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可发现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过敏反应可加重黏膜水肿,检测结果可为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息肉诊断。

5.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镜下可见息肉组织内水肿的结缔组织、少量血管及炎性细胞浸润,表面覆盖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病理检查能排除恶性肿瘤、内翻性乳头状瘤等疾病,尤其对单侧息肉患者更为必要。

检查前需清洁鼻腔避免分泌物干扰,有急性感染或严重高血压者暂缓内窥镜检查。CT检查前去除金属物品,孕妇需谨慎选择。过敏原检测前3天停用抗组胺药物。病理检查后观察是否有出血,活检后避免用力擤鼻。明确诊断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