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道狭窄问题大不大

2025.07.24 17:15

尿道狭窄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严重程度因个体情况而异。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多数预后良好;若拖延不治,可能引发尿潴留、肾积水等严重并发症。

尿道狭窄主要由外伤、感染或医源性损伤引起,典型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尿频尿急等。诊断需结合尿流率检查、尿道造影或尿道镜。治疗方式取决于狭窄长度和位置:轻度狭窄可采用尿道扩张术,短期效果显著但易复发;复杂病例需行尿道成形术,通过切除瘢痕组织并重建尿道,长期治愈率较高。近年来激光切开、支架植入等微创技术也逐步应用,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需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监测有无复发迹象。

预防尿道狭窄需避免骨盆区域外伤,导尿等侵入性操作需严格无菌。术后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减少尿液刺激。出现排尿疼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尿路感染或再狭窄。长期尿流缓慢者需筛查肾功能,防止不可逆肾损伤。饮食需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降低局部充血风险。康复期间避免骑行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建议选择游泳等低冲击活动。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