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眩晕症怎样引起的

2025.09.11 19:33

眩晕症可能由内耳平衡器官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血压波动、药物副作用、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内耳平衡器官功能障碍:内耳前庭系统负责感知头部位置和运动,当前庭器官出现水肿、炎症或血液循环障碍时,平衡信号传递紊乱,导致眩晕。常见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等,表现为旋转感或漂浮感,伴随耳鸣或听力下降。

2.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脑干、小脑等部位负责整合平衡信息,若因缺血、肿瘤或退行性病变受损,信号处理能力下降,引发眩晕。此类眩晕多伴随复视、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需警惕脑血管疾病。

3.血压波动:血压骤升或骤降影响脑部供血,前庭系统缺氧时出现头晕目眩。低血压常见于体位突然改变,高血压则可能因血管痉挛导致,两者均需监测心血管状态。

4.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干扰内耳液体平衡或神经传导,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长期使用可能损伤前庭功能。停药或调整剂量后症状通常缓解,需严格遵循医嘱。

5.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引发功能性眩晕,与自主神经紊乱有关。此类眩晕无明确器质性病变,但持续时间长,需结合心理干预改善。

出现眩晕时应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活动,防止跌倒。记录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饮食宜清淡,减少盐分摄入以减轻内耳压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用药需谨慎,勿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