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先天性神经性耳聋会不会出现误诊

2025.07.21 09:03

先天性神经性耳聋确实存在误诊的可能性。由于听力障碍的病因复杂,诊断过程中涉及多种检查手段,任何环节出现偏差或干扰因素都可能导致误判。早期筛查技术虽不断进步,但婴幼儿配合度低、测试环境干扰等因素仍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误诊常见于听力损失程度较轻或单侧发病的情况。部分患儿在常规筛查中表现异常,但后续诊断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可能与中耳积液、测试时状态不佳有关。某些遗传性耳聋表现为渐进性听力下降,初期检查易被判定为传导性耳聋。罕见综合征伴发的听力障碍因症状复杂,可能被误认为单纯性耳聋。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能辅助鉴别内耳畸形,但设备精度和读片经验同样影响诊断。基因检测虽能明确部分病因,但已知致聋基因仅覆盖60%-70%病例,未知突变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避免误诊需多学科协作和动态监测。初次筛查未通过者应在1个月内复检,结合耳声发射、ABR等多重手段。对疑似病例需排除中耳炎、药物性耳聋等干扰因素,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和颞骨影像评估。家长需关注婴幼儿对声音的反应,如拍手无惊跳、语言发育迟缓等信号。确诊后应每半年复查听力,尤其关注单侧或轻度耳聋患者的对侧听力变化。医疗机构需确保设备校准和操作规范,减少技术误差。遗传咨询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生育决策和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