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脚踝疼痛不能走路怎么办

2024.11.25 13:06

脚踝疼痛不能走路可采取休息制动、冷敷或热敷、抬高患肢、使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制动:脚踝疼痛时,首要的就是停止活动,让受伤的脚踝得到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行走或运动,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休息能减少受伤部位的压力,给身体自我修复的机会。如果是扭伤或者轻微损伤,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

2.冷敷或热敷:在脚踝疼痛初期,一般72小时内可进行冷敷。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出血和肿胀,减轻疼痛。可以使用冰袋或者冷毛巾敷在脚踝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而在72小时之后,如果肿胀不再加重,可以考虑热敷。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的吸收和消散,缓解肌肉痉挛。

3.抬高患肢:将脚踝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脚踝部位的肿胀。可以在休息时,在脚下垫上几个枕头,使脚踝处于较高的位置。尤其是在受伤后的前几天,抬高患肢对于缓解肿胀和疼痛非常有效。

4.使用药物:如果疼痛较为严重,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例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服用。也可以使用一些外用的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喷在脚踝疼痛的部位,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但在使用药物前,要确保没有过敏等禁忌情况。

5.就医检查:如果脚踝疼痛剧烈、肿胀严重或者经过简单处理后没有任何改善,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查看脚踝的活动度、是否有畸形等,还可能会安排X线、CT或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确定是否有骨折、韧带撕裂等严重损伤,然后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处理脚踝疼痛时,不要强行活动脚踝,避免加重损伤。如果有伤口,要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使用新的止痛药物前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