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血情况应该如何解决

2025.02.23 12:28

便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建议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肛周清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按医嘱治疗、避免久坐久站。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便血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或刺激肛门直肠部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以及粗粮,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或腹泻对肠道和肛门的刺激,从而减轻便血症状。

2.保持肛周清洁:便后要注意清洁肛门,使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用力擦拭。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可以防止细菌滋生,减少感染的风险,对于因肛裂、痔疮等肛周疾病引起的便血尤为重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清洗后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或者使用温和的肛周护理产品。

3.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便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如痔疮、肛裂、肠炎、肠息肉甚至肠癌等。一旦发现便血,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检查等,以确定便血的具体原因。只有明确病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4.按医嘱治疗:如果是痔疮引起的便血,可能需要使用痔疮膏、栓剂等药物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肛裂患者除了保持肛周清洁外,可能需要使用促进肛裂愈合的药物。对于肠炎等疾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抗感染、抗炎等治疗。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或接受其他治疗,不能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5.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的久坐久站会影响盆腔和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重痔疮等疾病的症状,从而导致便血加重。应定时起身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提肛运动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便血情况。

便血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在处理便血问题时,要重视但不要惊慌。如果便血伴有严重的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限酒,这些对改善便血情况和整体健康都非常重要。